教学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 教学制度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2-2023学年)

2023年11月20日 17:12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概况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可追溯到1941年延安大学成立时的政治教育课,1958年恢复重建设立马列主义教研室,1974年开办政教班,1977年升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2018年省内一本首届招生,2021年9月经学校优势专业整合至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本专业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本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目前正在进行师范专业二级认证。2022年我院通过陕西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验收,获批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我院以“立足红色圣土,守护精神家园”为宗旨,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立足陕北,面向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 辐射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也为陕北及周边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四、质量保障体系

五、学生学习效果

六、特色发展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陕北,面向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辐射全国,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心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富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教育情怀,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的中学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

(二)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伦理学、中国共产党历史。

在读生规模

我院目前在读本科生共332人,2019级77人,2020级92人,2021级86人,2022级77人。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2022年,我院计划招生60人,实际招生60人,实际报到60人。实际录取率100%,实际报到率100%。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8人,讲师7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32人,生师比12.77:1;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教师总人数的73%,其中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3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

从学历结构来看,本专业教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学缘呈多样化(见表1)。26名专任教师中,19人具有硕博学位,占比73%。其中硕士7人(占比27%),在读博士2人(7.7%),博士11人(42%)。后备力量较充足,45岁以下教师(1977年及以后出生)9人,占比35%,能够满足专业教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见表2)。

表1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任教师名单

序号

职称

姓名

出生

年月

学位

毕业(在读)

院校

备注

1

教授

(11人)

谭虎娃

1976.02

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

二级教授,副校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

2

韩 琳

1960.12

学士

延安大学

二级教授

3

杨伟宏

1969.10

博士

西安交通大学

三级教授,副校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学位点学术带头人

4

王东维

1969.12

学士

延安大学

三级教授,省级教学名师,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位点学术带头人

5

李宏斌

1965.02

学士

延安大学

三级教授,省级教学名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学位点学术带头人

6

惠小峰

1970.06

硕士

西安交通大学


7

高凤林

1968.03

博士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部思政研修中心主任

8

冯菊香

1968.08

硕士

西安交通大学


9

冯东飞

1965.08

硕士

西安交通大学


10

段学慧

1967.03

硕士

安徽财经大学

理论教研室主任

11

高布权

1969.09

硕士

延安大学

常务副院长

12

副教授

(8人)

刘飞轮

1974.02

博士在读

西安交通大学

副院长

13

段颖惠

1978.03

博士

厦门大学


14

刘建华

1975.11

博士

西北大学

副院长

15

臧爱绒

1982.03

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

副院长

16

杨利文

1968.09

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


17

郝坤安

1970.08

硕士

延安大学


18

杨文军

1969.09

学士

延安大学


19

亢 鸽

1985.07

硕士

延安大学

教学秘书

20

讲师

(7人)

吕锡月

1990.05

博士

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秘书

21

刘 顿

1988.07

博士

西北工业大学


22

袁 芳

1987.04

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


23

谭亮亮

1987.02

博士

西北工业大学

学科秘书

24

高志奇

1984.03

硕士

西北大学

思想政治系主任

25

苏 洁

1982.09

硕士

陕西师范大学

实践教研室主任

26

王 梅

1994.06

硕士

东北师范大学


表2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任教师队伍结构一览表

类别

专任教师

数量

占专任教师比例

职称

正高级

11

42%

副高级

8

31%

中级

7

27%

最高学位

博士

11

42%

硕士(含在读博士)

12(2)

46(7.7%)

学士

4

19%

年龄

45岁及以下

11

42%

46岁及以上

15

58%

(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本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47,占总课程门数的64.38%。

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3,占本学年承担课程的高级职称教师数的49%。

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4,占总课程门数的51%。

我院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主讲本科课程的省级教学名师2人。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我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我院专业带头人人数1人,具备高级职称1人,占比100%。

2021版本科培养方案中,我院课程结构学分统计如下表所示。

教学体系

知识体系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总学分

比例(%)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理论教学

通识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

540

24

0

0

24

14.6%

自然科学

30

1

0

0

1

0.6%

创新创业课

36

2

0

0

2

1.2%

公共选修课

0

0

108

6

6

3.9%

小计

606

27

108

6

33

20%

专业教育

学科基础课

720

40

0

0

40

24.4%

专业课(含专业方向课)

432

22

324

18

42

25.6%

教师教育课

270

15

72

4

19

11.5%

小计

1422

77

396

22

101

61.5%

合计

2028

104

504

28

132

81.5%

实践教学(含劳动教育)

通识教育实践

通识必修课程2学分

2

34(22)

20.7%

(14)

专业教育实践

学科基础课程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2学分

4

教师教育实践

学生指导与学科教学模块:5学分

5

集中实践环节

学科教学技能训练3学分;劳动教育1学分;教育见习1学分;教育研习1学分;教育实习8学分;毕业论文8学分

22

总计

154

100

第二课堂

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专业能力拓展、体美教育、劳动教育

10学分

(二)课程建设

我院在“师范类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共设置课程78门,其中公共必修课17门,专业必修课30门(其中专业基础课模块13门,专业主干课模块8门,教师教育模块9门),专业选修课31门(其中专业知识模块21门,特色模块5门,教师教育模块5门)。

)实践教学

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023届毕业论文,我院26名教师共提供课题数83个,通过学生自主选题后,17位教师参与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上述教师中博士学位有6人。

2.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我院现有专业见习基地6个,本学年共接纳学生86人次;

现有教育实习基地42个,本学年共接纳学生68人次。

)教学改革

学院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奖,获批率创历史新高。高布权教授、韩琳教授、杨伟宏教授、王东伟教授参与的《延安精神“一体两翼”铸魂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成果;张金锁、高布权等《延安精神“一轴二主三维四驱动”资政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谭虎娃教授、高布权教授参与的《地方高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体系的探索》获得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攻关项目立项;高凤林教授主持的《新时代用延安精神熔铸师德师魂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22年度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立项;获批陕西省“大思政课”建设项目2项;获批陕西省委宣传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专项1项。申报延安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其中马慧芳主持的《基于问题导向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式教学研究》、刘顿主持的《高校教师思想动态评估与课程思政引领研究》、袁芳主持的《后疫情时代下高校思政课现场教学的优化与延伸研究》3项获得本年度立项;申报延安大学资政育人项目6项,获批5项,超额完成申报任务。臧爱绒的《中国共产党“靠实事求是吃饭”》、王梅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建设略说》、苏洁的《道德义务》入选延安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秀案例。王梅、段颖惠两位老师获得陕西省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能手”称号;臧爱绒、亢鸽、郝坤安三位教师分别获得西北联盟思政课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三等奖;苏洁老师获得延安大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冯菊香教授团队主持的《领导学》课程获得延安大学第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立项;李晓有老师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线上课程获批校级一流课程,并正在申报陕西省一流课程。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一)学院领导情况

我院现有领导7名,其中高级职称6名,占比85.7%。

(二)教学管理与服务

我院现有教学管理人员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占比66.66%;硕士及以上学位2人,占比66.67%。

(三)学生管理与服务

我院现有专职本科生辅导员3人,按本科生人数332计算,学生与本科生辅导员的比例为110.67: 1。

专职辅导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人,占比100%。

(四)质量监控

学生评教覆盖面为100%,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的占100%。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毕业情况

2021届共有本科毕业生77人,实际毕业人数77人,毕业率为100%,学位授予率为100%。

(二)就业情况

截至2023年8月31日,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88%。考研20人,考取选调生1人,占总人数的27.2%,本专业(师范类)考取教师资格证62人,考取率100%,其中38人从事教育工作,占比61%。

(三)转专业与辅修情况

本学年,转专业进入我院学生共16人,其中平级转专业16人,占我院22级在校本科生人数比例为21%。

六、特色发展

(一)形成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积极推进延安精神“一体两翼”大思政育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简称“小思政”)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价值引领、知识传播与能力培养同频共振的有效途径,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延安精神“一体两翼三驱动”育人模式和鲜明特色。

1.红色课堂教学赋能:通过在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学习书院等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体验延安故事,实现学生对延安精神的“认知”,筑牢学生的“精神家园”。培养学生“延安精神+专业精神”素养,强化学生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点出发,有机将“延安精神”与中学政治教学、社会热点等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及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背后的部分进行挖掘,将核心素养教学更外部化地表现出来,以此加强学习效果。

2.校园文化注能:培养学生的教师“情怀”。通过校史馆、博物馆、楼宇文化等红色载体以及圣地红网、“小红专”、圣地青马工程站等红色网络平台,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中的奉献意境,从而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教师情怀。

3.社会实践强能:锻炼学生的从教“行为”。鼓励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基层和校园,开展见习活动、实习活动以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从教体验,助力学生践行教师角色。为此,学院通过《延安大学思政课融入延安精神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延安大学现场教学活动实施规范》《延安大学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文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延安精神“一体两翼三驱动”育人模式落地生根。

4.育人效果显能:首先,学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学生自发成立了“延安精神宣讲团”等社团不定期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有80%以上的学生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其次,用延安精神融铸师魂成效显著。初步统计,80%以上的毕业生到陕北或志愿赴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从事教师工作。再次,教育教学技能得到充分肯定。本专业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靠得住、用得上”的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而且也为陕北培养了一大批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

(二)形成的优势

1.区位资源优势

延安大学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以及厚重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育人中具有价值的契合性。同时,学院借此建成了《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字研究平台》,实现了红色资源的数字转化与教研便捷利用。

2.师资力量优势

学院专业教师26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3人,博导5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指导委员会原委员1人,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1人,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陕西省师德标兵2人,陕西省“巾帼标兵”1人,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陕西省高校青年人文英才支持计划3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2人。学院教师队伍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均有着积极向上的职业追求,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多名教师在全国或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中获奖。

3.学科支撑优势

学院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研究宣传延安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2017年在第四轮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中评为C,2019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获准为“陕西省一流学科”,2021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全国 “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进入前30%。

近年来,学院聚合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等七个高层次研究中心,承担了“延安时期未刊文献资料收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等重大或一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教育部重大或一般项目14项,省级项目26项;先后出版《延安精神新论》等专著12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期刊上发表核心论文150余篇,获得了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次奖项,由此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奠定了深厚的学科基础。

4.教育改革优势

(1)建成了以延安精神为轴心的红色课程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国标”课程体系之外,开设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等8门特色选修课程,出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集——延安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等教材及教辅资料12部。2013年《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成为第三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21年《延安精神筑梦红色青年》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8月,获批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2)全面助力学生为师技能全面发展。学院十分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积极探索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构建由学长导航专业导论、学业导师、技能实训、专业见习、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构成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社团活动、延河论坛、基础教育大讲堂、教学专题讲座、教育技能比赛等课外活动,培养教师职业技能与教学基本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学科专业竞赛以及文化活动,以赛促学助力师范生的培养,全面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

(3)承担了以创新为取向的教学改革项目。学院教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承担专业教育教学改革。2019年,承担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西部地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2018年,承担教育部第二批产学研项目《延安大学思政课延安红色资源教学案例库建设与应用》;2019年,承担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地方高校“四环两翼一体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地方高校师范专业多元一体》;2022年,承担陕西省级重点攻关项目《地方高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体系的探索》等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教改项目。

(4)获得了一批高层次的教育教学成果。2017年“‘小红专’-大学生思政教育‘指尖’上的课堂”获得第三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018年“高等学校红色文化‘一体两翼’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20年“延安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探索”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22年“延安精神‘一轴二主三维四驱动’资政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一)师资力量严重短缺的问题急需解决

本学年,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加盟导致我院教师严重短缺,至少缺编15人以上。虽然在总编制上教师人数符合1:350的比例要求,但其中10人左右为进修或者在读博士,无法承担教学任务,加之学院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实际缺编严重。今后,将通过建设师资后备资源库、加大引进力度等方式,逐步配齐配强短缺师资。

(二)一流课程建设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本学年,教师在申报校级、省级一流课程方面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因为团队建设不够,单打独斗很难建设好一门课程;思政课教学工作量较大限制了教师在一流课程建设方面的投入。今后,学院将重点培育,逐门打造,加大投入,通过引导、指导、培训等方式,组建团队进行一流课程建设,力争建成一门线上一流课程。

(三)教材建设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由于所有思政课教材均必须使用马工程教材,专业课教材中也大部分都使用马工程教材,所以教师在教材编写方面积极性不高。今后,学院将以项目为导向、以经费为保障鼓励激励教师开展专业课教材、基础教育教材、教学辅助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工作,为我院教材编写和教材奖项的申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