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李涛 核稿:郭忠義
2025年3月18日,外国语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学生工作协同发展交流会,围绕“思政教育创新”、“学科实践融合”、“跨院协同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两院领导、教师代表及学生骨干共聚一堂,通过经验共享、合作展望等形式,凝聚育人共识,共同擘画育人新图景。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赵海龙老师主持会议并致开场辞。赵海龙老师强调,此次交流是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关键举措,通过构建“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育人矩阵,着力打造“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郭忠義老师以“雷锋月特色活动”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学院学生工作以“服务实践—能力淬炼—价值引领”模式的三维育人实践体系,注重在服务中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在实践中锻造团队凝聚力。郭忠義老师特别提出将借鉴外国语学院在团委组织建设方面丰富经验,推动学生工作提质增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员苗玉园老师现场演示“圣地青马宣讲团”育人成果,其打造的“百年党史双语微课”、“红色广播剧创演”等创新载体,将理论宣讲融入青年话语体系,实现了理论传播的青春化表达。她提议未来两院可联合策划“中英双语红色故事会”,构建跨学科红色叙事平台,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魅力。

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徐洁老师在会上展示了学院品牌活动的累累硕果:以“外语歌曲大赛”为桥梁,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借“十年宿舍文化节”,涵养学生深厚的人文情怀;通过“心理健康主题工作坊”,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战略合作对话环节,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姜家兴提出构建“外语+思政”育人联合体,计划在四六级课程思政化、双语理论宣讲等方面开展深度协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海龙老师同步回应将共建“考研政治互助平台”,通过联合建设考研自习空间、开设理论共学课堂等举措,实现学生成长双向赋能。
随后,两院学生会干部展开思维碰撞。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李涛以“趣味运动会”、“工作职责细则”为例,分享学生自主管理的经验;副主席刘溪源以早操工作为例分享组织逻辑。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主席董震宇通过“宿舍文化节”、“外语歌曲大赛”等特色活动与马院学生干部展开深入交流。两院学生干部通过经验共享、问题共研,提出将以协同创新为引擎,在育人实践中书写青春答卷。

凝心聚力向未来,奋楫扬帆再起航。此次会议在务实高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两院领导总结指出,此次交流既是经验互鉴的窗口,更是协同创新的起点。未来将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在多个领域持续发力,搭建学科交融的对话平台,开创协同育人新模式。与会师生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通过理念共融、资源互通、成果共创,在立德树人的沃土上培育更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之花,共同谱写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