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杨佳敏 张晓雅 李扬蕾 核稿:高峰
2024年6月19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读”系列第四十二期学术活动在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楼多功能厅举行。本次读书活动由硕士研究生杨佳敏、张晓雅和李扬蕾三位同学分别围绕《论联合政府》和《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两篇文章作报告分享。

第一位导读人是杨佳敏同学,她从写作背景、写作内容和经验总结三方面展开介绍。首先,她阐明了该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论联合政府》写于1945年4月24日,该报告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民主革命的经验,特别是抗战以来国共两条抗战路线斗争的经验,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其次,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文章的内容并重点说了该篇文章的历史意义,一方面共产党人认识到:只有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另一方面,他们也深刻认识到:抗战胜利后,中国必须走一条民主、自由、独立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最后,她对本篇文章作出反思总结,《论联合政府》为我们深刻感受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和坚定信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把握现实、展望未来。

随后,张晓雅同学从另一角度对《论联合政府》的背景、主要观点、详细解读以及文章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首先,她详细介绍了文章发表的时代背景与会议背景,时代背景为1935年抗日战争即将结束,国内外形势复杂,战后重建和国家统一的任务迫在眉睫,中共面临的历史任务是如何建立一个新的中国,会议背景为中共七大。其次,她介绍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并对文章进行了详细解读。包含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必要性,批评国民党一党专制,推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主基础上的统一和战后重建发展框架等多项内容。最后,她阐述了《论联合政府》一文的深远影响,文章有助于国内政治形势的转变,推动政治包容性,对国共关系起到一定缓和作用,影响中国政治体制的演进,提升共产党的合法性和支持基础,也有助于改善和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形象的地位。

李扬蕾同学从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等方面对《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进行了详细解读。首先,她介绍了《大纲》的两大写作背景与主要内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完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突出的两大背景下,恩格斯从国民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和实质,国民经济学诸范畴,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资本主义经济与道德、科技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与批判。其次,她总结了《大纲》的历史意义,这部被马克思誉为"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深入揭示了国民经济学的伪善,指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性,并且提出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初步认识到通往理想社会的革命逻辑,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最后,她指出《大纲》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启示。建立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理论学说,坚持唯物史观,对西方经济学批判继承,能够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完善和发展。
《论联合政府》和《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两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必读的经典著作。这两部经典蕴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思想内涵,值得我们反复品读感悟,三位导读人的深入解读与分享更是让同学们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