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马姣姣、胡洋洋 核稿:高峰老师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读”系列学术活动第二十九期于2023年12月19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楼多功能厅举行。本期导读的是2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的马姣姣同学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的胡洋洋同学,研读的篇目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马姣姣同学导读的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要就文章的背景,内容方法,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解读。
该文章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胜利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之后,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关头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文章的第一部阐述了写作背景,主要从国内外两方面阐述,一方面是国际上苏共“党的二十大”和波匈事件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国内是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发生转变以及群众闹事风潮暴露。第二部分明确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方法,总的方针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这样一种“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第四部分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意义。毛泽东同志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为正确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据,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独创性的贡献。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长远的指导作用。

胡洋洋同学导读的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全面的分析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系列矛盾,并针对各种矛盾提出了解决措施。《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全文阐述了12个问题。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全面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第二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问题。第三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方针。第四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立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不仅有利于当时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代人民内部的矛盾提供了启示,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指明了具体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导读结束后,高延春老师进行了点评。首先,ppt上的内容可以呈现的更加简洁;其次,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