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读” 系列学术活动第五十五期

2025年03月24日 14:38

撰稿:刘原伶 李雨露 闫融益 核稿:刘建华

2025年3月10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读” 系列学术活动迎来第五十五期,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读书会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围绕《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法兰西内战》 以及《哥达纲领批判》三部经典文献展开深入研讨。活动中,2024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刘原伶、李雨露、闫融益三位同学依次登台,就各自研读经典文献的心得与见解作了详细报告分享。刘建华老师和张志强老师全程聆听,并针对三位同学的报告内容,从理论剖析、逻辑架构、现实映照等多方面给予专业且细致的指导,助力同学们在学术探究之路上不断精进。

第一位分享人刘原伶,她从写作背景、全文解析、理论贡献、文献综述、现实启示五个方面来解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首先她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人物背景和哲学背景四个方面分析了《提纲》的写作背景,并为大家细细讲解了《提纲》十一条的全部内容以及每一条的重点词句和中心思想。其次,她带领大家一起整理了《提纲》的五条理论贡献,提到马克思在《提纲》中将自己的“哲学观”表述为“新唯物主义”,第一次将改变世界作为哲学的根本使命,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和历史使命的革命。

再次,她梳理了《提纲》的学术史脉络,从学者对《提纲》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起源的认同、对马克思“实践观”概念的解读、对马克思哲学革命主题下的“现实的人”思想研究三个方面研究国内外文献。最后,她整理了《提纲》的四条现实启示,分别是:坚持实践的观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解放思想,践行群众路线;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去把握和理解人的本质性;从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不同去把握当代中国的价值目标。

张志强老师肯定了刘原伶的教姿教态,但也告诉她,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一文兼具高度理论浓缩性与思想开放性,对研究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积淀和文本阐释能力要求较高,还是尽量选择自己能够驾驭的选题去完成。

第二位分享人李雨露同学对《法兰西内战》这篇文章进行了分享。首先她对《法兰西内战》的写作背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马克思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其次梳理了整篇文章的框架,包括恩格斯写的1891年导言,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两篇宣言以及正文四章的内容。第三部分概述了巴黎公社成立的背景,即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激化了社会矛盾,工人阶级和普通民众对资产阶级政府的不满情绪高涨,工人阶级逐渐觉醒,建立政权。

李雨露同学着重分享了第三章的内容,在第三章中,马克思详细列举了巴黎公社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措施并高度评价了这些措施。再次,她参考了上海交通大学杜玉华教授的论文——从《法兰西内战》看马克思的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带领大家具体分析了马克思从主体、制度、效果三方面设想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如何进行国家治理这一问题,教授在文章最后总结出《法兰西内战》所蕴含的国家治理设想的当代价值。最后,联系当前实际,分析了巴黎公社的实践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启示。她从“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重要性”、“廉洁政府与高效服务”、“推动经济改革与促进社会公平并重”、“国际主义精神”四个方面谈了自己个人的读书感悟。

张志强老师在课下对李雨露同学的分享提出了建议,首先是在文献综述部分建议把各方面研究的代表性的篇目列举出来,其次就是应该介绍硕博论文及专著研究的情况。

第三位分享人闫融益同学对《哥达纲领批判》进行了分享。首先他介绍了《哥达纲领批判》的创作背景、写作原因和主要内容。这本书是马克思在晚年批判德国社会民主党《哥达纲领》草案时撰写的重要著作,马克思1875年5月5日给白拉克的信,对纲领草案作出了总体评价,认为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会使党精神堕落的纲领"。《哥达纲领批判》由恩格斯写的1891年版序言、马克思给威廉·白拉克的信和《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三部分内容构成。之后又详细解读了《哥达纲领批判》的核心内容,深入剖析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错误观点的批判,如对“公平分配”,“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等错误理念的驳斥,探讨了该著作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强调在经济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之后,闫融益同学分享了《哥达纲领批判》的相关文献以及这篇文章对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意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需要坚决抵制和反对国外反动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私有化、资本主义化的图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我们要继承马克思有关分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最后两位老师对读书会做了一个总的评价。刘建华老师告诉大家,即使大家现在完全读懂原著还有一些困难,但还是努力去读,在读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好好努力,一定会成功。张志强老师从选择篇目以及分享结构方面肯定了同学们的认真态度,并对三位同学分享的篇目进行了分析。两位老师还对同学们提出了建议:第一,汇报PPT应简洁明了,最好列出提纲;第二,建议同学们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能够具有问题意识,将问题与现实结合,并将读书笔记做一个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