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培养方案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18年09月07日 08:37

一、学科学位点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基础学科,是在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的基础上分解、整合而成的。现有硕士生导师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人,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该专业设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与社会转型代价论研究、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现代管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幸福思想研究7个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较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功底和较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胜任本专业相关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研究生具体做到

1、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勤奋治学遵纪守法端正品行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2、全面而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熟悉其产生发展规律和中国化的历程有较丰富的文献知识经典阅读能力和其他社会科学知识有良好的写作技能和较强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有关外文资料

3、对本专业及研究方向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新发展和新动向能够提出科研课题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独立地学术研究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

4、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状况

三、主要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研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4、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与社会转型代价论研究

5、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管理研究

6、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7、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幸福思想研究

四、培养年限

本专业学制一般为3其中课程学习1—1.5论文工作不少于1第四学期提交开题报告第五至第六学期论文撰写评审和答辩

五、培养方式

1、本专业在培养过程中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特点重视和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分发挥其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以自学研究为主讨论辅导讲授为辅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要以课题研究经典讨论和前沿引导带动学生的专业学习每学一门课都必须结合实际写一篇论文以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3、实行导师负责制和硕士点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成立导师指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硕士生培养中的问题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安排课程教学实习指导论文研究生根据培养计划制定学习计划写好读书笔记心得和论文自觉主动地学习

4、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教育硕士生应认真参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的学习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5、硕士生不安排体育课但应安排出体育锻炼的时间开展一定的体育文艺活动

六、课程设置与培养环节

学位课为必修课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

1、学位公共课

1)思想政治理论课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第一外国语1

2、学位基础课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4)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3、学位专业课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研究

A、中国模式研究                   B、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执政思想研究

C、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研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A、政治经济学研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C、西方经济学概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题研究           B、文化哲学专题研究

C、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研讨

(4)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与社会转型代价论研究

A、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研究        B、马克思主义社会转型代价论研究

C、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研究

5)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管理研究

A、当代中国经济研究                B、现代管理理论研究

C、中国共产党治国经济方略研究研究

6)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A、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          B、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C、中国农村社会治理专题研究

7)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幸福思想研究

A、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           B、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研究

C、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

实践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每个研究生均须参加实践环节要求修满2学分否则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其中实践活动一般为教学实践2学分学术活动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8次以上8学术活动其中至少作2次学术报告含开题报告)。实践环节安排在第四学期主要承担大学本科生的课堂教学工作等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各研究生导师负责安排检查和指导本院主管领导及研究生工作秘书应认真组织严格检查确保质量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两三个等级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规定的学分

七、学分要求

研究生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不少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应修满28学分实践环节要求修满2学分

硕士生提前或推迟毕业延安大学硕士生学位授予工作的实施细则执行

具体要求见表1。

八、课外阅读与科研计划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的硕士生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有比较扎实宽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目前的学术前沿问题并在二级学科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熟悉所研究领域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应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说明重大问题在某个专业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

该学科研究生需阅读本专业核心课程相关的书目及该学科权威期刊,打好专业基本功,了解学术前沿,相关考核和评价由导师组和导师负责。

我院于2012年11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论坛。论坛开展学术论文征集、名家讲坛、导师论坛、专题研讨会、学术沙龙、读书会等一系列活动。论坛推动了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活动氛围,增强了研究生学术研究水平,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依照延安大学授予学术型硕士学位认定指导性期刊目录相关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的硕士生应至少发表1篇署名为延安大学且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科研论文(该论文原则上应在学报以上级别刊物发表)为了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我院积极鼓励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等活动。

九、中期考核

本专业对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前一般在第四学期进行中期考核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和身体状况等内容

十、开题报告

本专业研究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把握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现状前人成果发展动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研究课题

研究生在开题之前应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参照学校研究生处有关规定研究生应在充分准备和认真钻研的基础上于第四学期末完成开提报告研究生的开提报告须在本专业硕士点内进行可行性论证经严格讨论和一致认可后方能进行课题研究如开题报告不通过,需重新修改后进行二次开题。

十一、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的写作和要求

本专业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延安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标准执行除此之外,为督促研究生按期完成论文,我院明确规定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二稿、三稿的时间节点。

2、学位论文的答辩

本专业研究生必须学完规定课程考核成绩合格中期考核合格并完成实践活动获得规定的学分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按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为严格毕业论文答辩要求,我院要求在正式答辩前进行预答辩工作。

十二、毕业与学位申请(学位授予标准)

硕士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条件,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学位。

依照延安大学授予学术型硕士学位认定指导性期刊目录相关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的硕士生应至少发表1篇署名为延安大学且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科研论文(该论文原则上应在学报以上级别的专业刊物发表)为了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我院积极鼓励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等活动。

十三、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部分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2012年版)          2、《列宁选集》

3、《毛泽东选集》    4、《邓小平文选》   5、《江泽民文选》及近年来党的重要文献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二、国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部分必读书目

1、内蒙轩,《马克思靠谱》,东方出版社,2016.

2、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十五讲》,人民出版社,2016.

3、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刘林元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2005.

7、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6.

8、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写,《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9、顾海良主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10、孙正聿,《哲学的目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11、韩庆祥主编,《人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2、衣俊卿、丁力群,《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3、张志伟、欧阳谦主编,《西方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4、施正康、陈达凯著,《衍续与嬗代——中国传统价值观漫论》,文汇出版社,2000.

15、向世陵主编,《中国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6、许征帆著,《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17、郝永平、冯鹏志著,《地球告急:挑战人类面临的25种危机》,当代世界出版,1998.

三、国外译著部分必读部分

1、[瑞典]福克斯,《回归马克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4卷),商务印书馆.

3、本尼迪克特,《文化的模式》,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波兰]亚当.杀夫著,衣俊卿等译,《作为社会现象的异化》,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

5、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6、麦基:《思想家》,三联书店出版社.

7、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广西大学出版社,2007.

8、巴比:《社会研究方法论》(上、下),华夏出版社.

9、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挪威)拉尔森(Larsen, S.U)主编:《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1、(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京华出版社,2000.

12、(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延边人民出版社.

13、(美)罗伯森著:《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4、(美)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79.

15、(美)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

16、(美)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

十四、质量保证体系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我院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重点关注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结构的合理性、课程开设审查机制、课程教学管理、实践环节设置及管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监督体系、培养过程管理和配套资源保障等方面。确保培养方案的科学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