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学位点简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是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正式开始招生。现有导师6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博士2名,获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设毛泽东思想与近现代中国研究、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研究、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研究、中共党史人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6个研究方向,其特色是立足学科前沿,依托学科优势与延安红色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和理论成果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近百篇,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省部级奖等10余项。拥有专业图书30余万册,专业杂志10余种。已毕业学生主要在高等院校、高级中学、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工作。
二、培养目标
1、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具有独立从事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理论宣传和行政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运用外文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主要研究方向
根据学科特点、社会需要、自身条件与研究特色,本专业硕士点设置以下研究方向:
1、毛泽东思想与近现代中国研究。主要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视角,研究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发展进程及理论成果。
2、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主要研究邓小平理论,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问题及理论创新。
3、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的一般理论问题,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5、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研究。主要从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
6、中共党史人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要研究中共党史人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关系的理论问题,尤其是中共党史人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贡献。
四、培养年限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2年用于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1年用于撰写学位论文。
五、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导师个别指导(助理导师协助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研究的能力。
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1个月内制订出合理的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等做出具体安排。培养计划由院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六、课程设置与培养环节
本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拓宽知识面,加强基本素质教育。同时,兼顾自身条件与特点。
课程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和补修课三种类别。学位课为必修课,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非学位课为专业选修课,每位硕士研究生至少要选修2门,达到2学分。补修课为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开设。补修课不记学分,但有科目和成绩要求。应补修而未补修或者补修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规定的学分。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是考试,非学位课和补修课是考查。考试、考查的成绩均以百分制计分,学位课成绩达70分及以上为合格(外语课60分及以上为合格),非学位课、补修课成绩达60分及以上为合格。考试采取“笔试”(含闭卷、开卷)形式;考查可以采取“提交报告”(含总结、综述、心得体会等)、“课程论文”、“检查读书笔记”等形式。
实践必修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均须参加,并要求修满2学分,否则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实践必修环节包括教学实践和学术活动两部分内容。教学实践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主要是承担大学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或论文指导、课堂辅导、批改作业等工作,计1学分。学术活动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8次以上(含8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作2次学术报告(含开题报告),计1学分。
实践必修环节由学院、研究生导师负责安排、检查、指导和考核。考核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规定的学分。
课程的具体设置安排,见附表。
七、学分要求
研究生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不少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应修满28学分(学位课程须达到21学分),但不得超过30学分;实践环节要求修满2学分。
八、课外阅读与科研计划
本学科学位点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数目和期刊目录有具体规定,并建立读书报告制度和学术沙龙制度,由导师组和导师负责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
对研究生在读期间有明确的科研要求,至少发表本专业相关学术论文1篇,完成学科前沿理论动态综述研究报告3篇。鼓励开展有本学科专业特色的科研和创新活动,并作为年度学业奖学金评定的重要依据。
九、中期考核
为了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中期考核包括研究生自评总结、课程学习情况审核以及导师对研究生政治思想表现、学习和科研能力的评定,最终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做出综合评定意见。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三学期完成根据中期考核评定意见,决定研究生是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其具体办法按《延安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及筛选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文献准备,了解本人主攻方向的相关研究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研究题目,并作论文开题报告。
学术学位硕士生原则上在第三学期完成且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十一、学位论文工作
1. 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并通过开题报告后,由研究生独立完成。选题要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论文字数不得少于2万字。其选题与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按照《延安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学位论文基本要求,遵照《延安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2.基本程序
硕士生在第四学期初开始酝酿论文选题,中期提出选题意向,导师同意后,确定题目。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并在硕士点内进行可行性论证,开题报告获得通过后,写出论文写作提纲。经导师指导修改后,在第五学期开始写作,并于期末基本完成论文写作。第六学期初修改论文,经导师同意定稿后,送研究生处进行论文检测及评审,5月底以前完成论文答辩工作。
十二、毕业与学位申请(学位授予标准)
硕士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条件,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学位。
在读期间,研究生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并署名延安大学在有正式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及学位授予的具体办法按照《延安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三、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版。
《列宁专题文集》1-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编译局编:《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配套阅读: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编译局编:《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学习出版社2011年版)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刘少奇:《肃清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刘少奇:《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刘少奇:《论党》,《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毛泽东:《关于正确出来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毛泽东:《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邓小平:《“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邓小平:《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邓小平:《关于反对错误思想倾向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十四、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保证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严格按照国务院与教育部有关研究生培养的文件办事,严格执行延安大学研究生处和政法院有关研究生培养的规定,严格实施导师负责制和本方案的所有规定。同时,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科学配置师资、加强教学管理、重视实践环节、监控教学质量、强化监督机制、注意培养过程、保障课程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