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制度

延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方案

2020年05月13日 15:23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宣部、教育部针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进一步适应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精神,依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教社科〔2017〕1号),结合延安大学实际,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安精神和重大现实问题“四位一体”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措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3月18日)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八个统一”的要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把延安精神和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实践研修,保证学生实践教学全覆盖。坚持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注重师生教学互动,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双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积极拓展思想理论教育渠道,充分发挥网络课堂、“小红专”APP、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育人效果。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注重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坚持思政课建设与教研和学科建设相结合,研究思政课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研究生教学的课程设置,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充分发挥延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优势和特长,秉承“立足红色圣地,守护精神家园”的院训,彰显延安红色文化育人特色与优势,积极探索现场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增强教育教学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三、目标和思路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多方联动、整体推进,提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加强学校思政课老师、辅导员、党团干部、党政领导之间的协同联动,真正实现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使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特色课程,力争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为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示范基地”。

四、主要任务和举措

(一)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坚持学校党委对思政课的直接领导。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学生、教学和研究生工作的副书记、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

根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以及相关文件精神,校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每学年分别到学院至少召开1次现场办公会,听取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校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每学期分别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重点工作,会议决议及时落实。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每学期讲授思政课不少于2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期讲授思政课不少于1次,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结合自己专长分别就学校发展、时事政治、红色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等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题讲座,每学期安排1-2次,学校分管领导每学期到堂听课2次以上。学校党委协同宣传、教学、财务等部门,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学科建设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项督查。

(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进一步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备课、听课制度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认真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检查、评价制度等。

以陕西省教工委举行“思政课教学大练兵”活动为契机,上好示范课、观摩课,加强思政课老师之间的交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选出优秀思政课老师参加省里比赛,真正提高思政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效果。

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落实好学校学院对思政课建设的要求。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担任教研室主任。定期召开教研活动,学习讨论教育部、陕西省教工委关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精神,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推广教研成果。年终对教研室工作进行考核,评选出优秀教研室1个,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调动工作积极性。

(三)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按照“八个统一”的要求,在思政课“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方面做文章,发挥好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教师、学生双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内容方面,充分挖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课程讲授内容,开发具有本土化的课程内容,将延安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打造《延安精神大讲堂》《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赏析》等一批有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延安精神和党中央十三年历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传承好延安精神。积极推进专题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进行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专题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延安精神专题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专题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进行十九大精神和时事政治专题教育。

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依托延安红色资源优势,开发红色微课、红色微视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引导师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利用超星“学习通”手机APP的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加强课堂教学互动,实现直播互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现在线无纸化考试和后台教学管理评估。积极利用互联网推进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翻转课堂、探索式、体验式、合作式、讨论式等新型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鼓励思政课教师结合自己研究方向开设思政选修课,如《延安精神概论》《习近平知青岁月与大学生成才》《国学经典导读》等。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现课程考核形式多样化,加大实践课教学考核成绩比重,加强过程管理,突出能力考查,注重实效性。期末考试逐步实现在线网上考试。

(四)大力推进实践教学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共同参与组织指导实践教学。制定并完善四门课的《实践教学大纲》,规范课内实践、课外实践,严格社会实践审批程序,规范使用实践教学经费。

在继承以往现场实践教学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建立相对稳定的现场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具有延安大学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学校“资政育人”项目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职能部门相协调,设立学生为主体的社会调研项目,推进资政育人实践活动,在资政中育人,在育人中资政,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咨询服务。注重总结实践教学成果,每年编写一本《延安大学大学生优秀实践教学成果选集》,把优秀调研报告等实践教学成果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材料,搞好学生实践教学成果的宣传活动。

协调学校团委等部门认真做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组建实践团队,规划实践项目,选派优秀的指导教师,争取在团中央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突出延安大学特色,取得优秀成绩,扩大延安大学影响。

(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

着力培育学生理论骨干和理论社团。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学生理论骨干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担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专家。组建“青年习近平学习社”“延安精神研学社”等理论社团,每个理论社团配备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指导老师。每年定期开展“优秀学生理论社团评选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方式拓展课堂教学成果。

(六)加大对教学、教研方面的支持力度

为了鼓励思政课老师加强教学与教研,除了执行学校层面的奖励政策之外,马克思主义学院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

学校层面立项的教改项目、精品课程,学院给予不少于1:0.5的配套经费。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核心期刊以上)学院另外给予每篇2000元的奖励。获奖的教学研究成果,视其获奖级别学院另外给予相应的奖励。

(七)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教学的支撑作用

以申请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点为契机,规范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完善培养方案,要开设一些能体现我们自己学科点特色的课程,教师的教学科研也要聚焦于这些课程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久而久之,就可以形成自己学科点的特色,就可以提高学科点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反过来,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老师科研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对思政课教学起到支撑与推动作用。

(八)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结合我校实际,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针,随着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申博工作的推进,应该以自己培养为主,引进为辅。充分利用好教育部实施的思政工作人才“专项计划”,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鼓励我校思政课老师和专职辅导员报考博士。在引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利用好教育部的好政策,高度重视在职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经过5年左右,可以大大缓解我校思政课老师博士不足的现状。

鼓励我院思政课教师国内外进修、访学和攻读博士学位。与对口支援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加强联系,鼓励年轻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鼓励思政课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交流,了解学科前沿,拓展深化自己的研究领域,提高科研能力和素质。

继续做好思政课教师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和各种交流培训,做强做大红色文化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为学术骨干提供国(境)外学术交流和实践研修。

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选拔、培养、激励机制,打造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的思政教师工作队伍。

(九)改革思政课老师职称评审制度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的精神,要“制定实施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标准”,借鉴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做法,可以实行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三单制度”,即职称评审标准单独制定、职称评审名额单列、职称评审过程单独进行。

(十)抓好特色项目建设

1.组建“延安大学青马读书会”。该读书会以“学习延安红色经典,掌握好看家本领”为主题。挑选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聘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的教授担任指导老师,指导学生阅读延安时期的红色经典,包括延安时期全党理论学习的马列经典书目,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艾思奇等领袖人物和理论家的经典篇目。设立微信公众号“延安大学青马读书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上设立“特色项目建设”栏目,读书会每两周活动一次,每次读书活动后要求学生写出“微感悟”,与指导老师的讲稿内容一起,在微信公众号、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网站上推送。该项目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建设的特色项目长期进行,与研究生培养方案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搞好活动宣传,在多媒体上发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声音,逐步扩大影响。

2.继续坚持搞好现场实践教学,挑选优秀学生代表参加,活动过程主要环节录像,活动结束后要求参加的学生写出实践报告,并在本班进行实践教学汇报,展示实践教学成果,学生的优秀实践报告装订成册,作为实践教学成果存档。

3.每学期任课老师给学生布置社会实践调查任务,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调查主题,这些主题与学校的“资政育人”项目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分组完成社会实践调查,学期结束提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纳入考核环节,计入平时成绩。该项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全体学生。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