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制度

延安大学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

2021年12月24日 15:5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的重要批示精神,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把学校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陕西省《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现就持续推动教育教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党委的全面领导,健全教学管理组织

1.加强党委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校党委统一领导、校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本科教育管理体系,牢固树立本科教育优先地位,加强本科教育与学科、科研、师资队伍等工作的统筹协调,构建统一领导、资源共享、系统推进的协调育人机制。坚持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每学期各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本科教育工作;学校每五年召开1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研究制定本科教育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每两年召开1次本科教育务虚会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厘清本科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明确本科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举措;每年召开1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本科教学年度工作任务。学校及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作为本科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紧密关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和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切实将质量意识、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导向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中。

2.加强教学管理组织。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完善由校长带头抓、分管副校长直接抓、教务处具体抓、各职能部门与教学单位协调配合抓的本科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强化校领导联系院系制度,指导和帮助院系解决制约本科教育改革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强化院系主体责任,发挥院系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坚持院系党政班子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每学期不少于3次,并将其执行情况纳入年度院系教学质量考核范围。建立健全学校和院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本科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作用。在全校努力营造“政策倾斜教学、经费保障教学、学科支撑教学、科研促进教学、文化引领教学、领导关注教学、管理服务教学、教师潜心教学、学生勤奋向学”的良好氛围,切实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落到实处。

二、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校领导、院系党政负责人每年至少给学生讲1次形势政策课;校级领导每人联系1个思政教研室或1名思政教师;学校党委会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会议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为学生讲4个课时思政课,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院系书记、院长(主任)每学期至少为学生讲2个课时思政课;每位校领导每学期至少听思政课2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育。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等管理人员的全员育人作用,把延安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实习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本科人才。

4.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贯彻执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落实《延安大学建设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方案》,加快“重点马院”建设。校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每学期分别至少召开1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会议;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年分别到马院至少召开1次现场办公会。深入推进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的落细落小工作,将延安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精心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延安精神教育校本特色课程和特色教材,不断完善延安精神体验教学和践行活动,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系统落实《延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实施办法》,持续开展马工程重点教材和“标杆课堂”建设,开发党史国史通识教育品牌课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落实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采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教学方式,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不低于1:350~400的师生比要求,配齐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新任专职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并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背景硕士以上学位。落实本科生和研究生生均不低于20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每年至少投入10万元的基础条件建设资金,集中购置急需的图书、声像资料、教学课件和必须的硬件设备。

三、加强师德师风和岗位考核制度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工模范履行岗位职责,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作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坚持把师德师风教育与教师业务培训相结合,不断探索师德建设新机制和新方法。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纳入学校各项考核体系中,在教师聘用、职称评审、人才推荐、评优评先、年度考核、干部选任等方面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严把政治关和师德关,实施师德“一票否决”。

6.深入推进教师岗位考核制度。坚持以岗位目标任务考核为抓手,以绩效工资分配为牵引,按照岗位设置、岗位聘用、岗位考核、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四位一体”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岗位设置聘用考核及绩效工资分配改革,激励和调动教师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上来。

7.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多渠道、分类别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立足校本培训,加大青年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能力;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对接国内高水平大学,强化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的水平;探索国际交流模式,选派教师出国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加强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积极选派教师参加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项目;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和老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四、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加强一流专业建设

8.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围绕国家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新业态等新需求,紧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健康中国建设等新机遇,结合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和科学研究新成果,促进文理工医的融通,对现有本科专业进行改造提升和动态调整,积极发展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和新农科。根据第一志愿报考率、毕业生就业率和培养结果满意度,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通过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将专业规模控制在60个左右。

9.加强一流专业建设。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对接教育部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陕西省“四个一流”实施意见,按照“专业定位明确”“专业管理规范”“改革成效突岀”“师资力量雄厚”“培养质量一流”五个方面的标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着力打造中国共产党历史、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等16个一流专业。到2022年,力争3~5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12个以上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通过一流专业建设的示范引领,带动其他专业建设。

10.提高专业建设整体质量。建立健全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制度体系,通过定期开展专业评估,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督促专业补齐短板,激发专业自身建设的内驱力。全力推进专业认证,围绕专业认证标准,重点做好临床医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生物科学、英语等专业的认证工作,对标认证标准逐项予以改进。到2022年,力争5个以上专业通过国家认证,发挥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辐射学校专业建设质量整体提升。

五、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11.探索推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探索推行大类招生,试点开展分类培养,逐步提高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的比例。深化通识教育改革,强化德智体美劳特色课程建设。推进文理工医等各学科专业交叉融通,推动“一带一路”金融+俄语班、“李富春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清凉山新闻班”等复合、创新型实验班建设,探索跨学科领域交叉复合培养新模式。鼓励学有余力学生自主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学习,扩展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和多种学习经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具有交叉思维能力和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12.分类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按照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相关要求,深度对接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分类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逐步扩大专业试点范围和受益学生数。卓越教师计划要围绕师范专业认证标准,推动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卓越工程师计划要对标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探索以推动创新与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卓越医生计划要紧扣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促进医教协同;卓越法治人才计划要强化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紧密结合,加强高校与法治实务部门交流共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推动宣传部门与高校共建机制。建立定期研讨交流机制,总结凝练卓越人才培养成果,辐射带动全校人才培养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教学质量。

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教学管理

13.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按照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对标专业认证要求,科学设置课程,推进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模块化选修课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批判性思维”和“红色文化、黄土文化、传统文化”等特色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

14.加强特色教材建设。坚持教材建设的正确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通过教材立项建设和优秀教材评选等工作,鼓励和推动教师编写和出版一批体现新时代特色、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教材。持续支持《批判性思维》《延安精神概论》《红色经典导论》等校本特色教材建设,不断扩大我校影响力。

15.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全面总结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修正问题,推广经验,进一步提高课改质量。要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师生有效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以智慧教室等教学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课堂革命、陕西行动”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微课教学比赛等为抓手,深入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课堂教学,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要求每个院(系)建设1~2门“标杆性”课改课程。

16.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坚持从严治校,依法依规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本科教学秩序。积极探索推行辅修专业制度,试点推行完全学分制。选择试点改革学院,推行按学年注册;按学分收费;按需求选课;按学分毕业;按绩点授予学位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和学习自主权。

17.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加强考试管理,坚决取消清考,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考辅教、以考促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刻苦学习。

18.强化管理服务育人。系统梳理、修订完善大学生学习、生活等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依法依规、宽严相济、科学管用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探索建立大学生诚信制度,推动与国家诚信体系建设相衔接的机制。探索建立反映大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升学、就业、创业提供权威、丰富的学生发展信息服务。高度重视并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定期发布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建立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七、深化创新与实践教育改革,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19.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三模块两环节一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确保实践育人工作有效开展。强化课内实验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优化完善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与质量标准,推动设立实验引导型、自选项目型、参与科研型等多样化实验项目,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三性”实验项目的比例,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积极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鼓励激励教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将学术研究项目分解为适合本科生的科研训练项目、课程设计项目、创新实验项目和毕业设计项目,推动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建立“互联网+”实验教学新形态,探索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深入推进延安精神资政育人工作,实行以成果为导向的项目建设和资助方式,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和报销流程,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宣传,提升教师学生对资政育人调研项目的认知度,进一步扩大教师学生的参与面;系统策划,加强指导论证和监督管理,不断提升调研报告和资政报告质量,切实做到在“在资政中育人,在育人中资政”。

20.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加大本科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提升本科实验装备水平。建立完善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制度,实现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通过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互补共用,促进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进一步加强与地方、行业、企业的联合与融合,共建工程实训中心、临床医学技能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等创新实践基地,着力构建校企、校地、校院等共建共享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提升科教、产教、医教等协同的实践育人成效。

21.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完善课程、训练、孵化、转化四大支撑体系,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组建智能医学、数字金融、乡村振兴管理人才、化工与环境创新实验班等,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协同育人。加强创新创业学院统筹管理,全面整合校内外创新教育资源,基于“创意+创新+创业”三融合理念,积极构建“兴趣+”创意激发平台、“课程+”能力训练平台、“项目+”创客教育平台、“产品+”创业孵化平台,支持和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深化学分制改革,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创新创业学分。以大创项目训练、学生参与科研、学科竞赛、学生自主创业为抓手,为有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提供平台,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的意志品质和实践能力。

22.深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寻求与国外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学生的新机遇,探索与国外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的新路径。每年选派不少于100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短期实习,每年选拔30名左右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教师赴国外高校、学术机构访学交流。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改善留学生教学、生活条件,不断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加强留学生教育能力建设,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育人水平。

八、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持续加强学风建设。抓好“早操”晨练工程,促进形成“一早带五早”(通过抓早操,带动早睡、早起、早餐、早读、早课)新风尚。建立部门协调推进、齐抓共管的学风建设工作新机制,落实好学风建设实施方案,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调动学生潜心投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打造社会实践特色品牌。落实“校-院-班”社会实践三级组织体系,激发院系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乡村振兴战略”等,培育一批既具有学校特色,又服务国家战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品牌项目,根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就近就便、灵活多样”的原则组建专业队伍,积极组织参加“镜头中的三下乡”评选活动和团中央各专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地、校企联动,积极向省市政府、企事业单位推荐学生实习见习。发挥张思德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注册、记录、考核、评价、激励制度。

25.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通过落实好“一体两翼”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体系,持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切实做到“六个下功夫”。根据学生全面发展、个性特长、专业教育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第二课堂育人工作体系,制定符合大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积分细则,让第二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记录、就业推荐、素质提升的重要抓手。统筹做好学生的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育人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将其融入学生教育发展全过程。广泛开展资政育人、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组织协调、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九、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6.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加快形成多元协同、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服务及时的高等教育云服务体系,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

27.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五大“金课”。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对标教育部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基础条件好、学生受益面广、有特色的优秀课程进行重点建设,着力打造五大“金课”,到2022年,力争10门左右课程获批国家级“金课”。将《延安精神概论》《红色经典导论》《解剖与生活》等课程建成国家级线上“金课”;挖掘课改潜力,积极打造线下“金课”;利用优质网络课程,打造线上线下结合“金课”;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课程建设,打造虚拟仿真“金课”;整合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打造社会实践“金课”。将“五大金课”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效果与院系考核相挂钩,进一步激发院系投入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十、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建立教学质量文化

28.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方位实施。从组织保障、制度建设、管理运行、评价反馈等方面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保障,构建由学校领导、教学督导专家、教学管理人员、同行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四环两翼一体”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八查四评,两专一究”质量监控日常工作机制,将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工作贯穿教学管理全过程,加大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工作力度,形成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长效机制。

29.完善质量标准,建立质量文化。制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建立自我约束、良性运行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教学运行管理,形成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校上下树立质量意识,建立质量文化,落实学校党政领导、职能部门领导、院系党政管理干部、同行教师听课制度,形成层层重视教学质量,人人关注教学质量的强大氛围。

30.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和质量信息公开制度。推进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平台建设,从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经费、教学资源、实习基地建设、教学状况、学生学业状况等方面采集教学状态数据,整合教学状态数据资源,拓展质量数据管理功能,建立科学的校院两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与发布制度,为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提供有效支持,为学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对教学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反馈,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学习与发展、毕业生就业质量等方面发布权威分析报告,建立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生就业质量报告公开发布制度,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