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园地

聆听校史回响,传承红色基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举行“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2025年05月22日 20:00

撰稿:马慧芳   核稿:高布权

泛黄的文献档案与青春面孔相遇,厚重的校史故事碰撞求知目光,5月22日下午,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延安大学校史馆开课了。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拓展思政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联合校史馆举行了一场“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慧芳、亢鸽、苏洁老师带领来自会计23、储运24、环工24等班级的200于名同学走进校史馆,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活动伊始,校史馆馆长王蕊蕊为大家讲述了一堂生动的现场教学课,从学校诞生的时代背景到为革命伟大事业输送骨干力量的伟大贡献,通过校史馆珍藏的史料、老照片,将那段峥嵘岁月娓娓道来,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先辈们在艰难困苦中坚守信仰、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随后,主持人王锦航、张瑜以《诗经》名句“瞻彼日月,悠悠我思”为引,带领师生回溯延安大学的光荣办学历史。校史宣讲团成员樊霞、陆雯、李晓峰老师分别以《鞠躬尽瘁的开拓者——延安医学院首任院长马霄教授》《怀念人民教育家——徐特立》《侯明书:为延安大学教育事业奉献一生》为题,讲述了老一辈延大人的奋斗历史与红色精神。简燃同学则以《我心中的延安大学》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对延大历史与延大人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展现了青年学子以青春续写延大精神新篇,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来自鲁迅艺术学院10位同学的朗诵《延大之光,山河之诺》将铿锵誓言与深情追忆交织,展现了“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在新一代延大人身上的传承。活动最后,校史馆讲解团成员带领师生参观展馆,透过珍贵史料与文物,探寻延大从革命战争时期走向新时代的红色印迹。

此次“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是思政教育创新和红色资源育人新路径的一次探索。活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通过挖掘校史馆内承载的红色记忆与精神内核,将校史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让思政课“活”了起来,“实”了起来。这不仅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形式与内涵,更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筑牢了根基,使红色基因、延安精神在新一代延大学子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