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天地

甜蜜手作治愈心灵 |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期心理工坊活动暖心收官

2025年04月17日 20:58

撰稿:王森   核稿:苗玉园

为帮助学生应对快节奏校园生活中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心理挑战,4月1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工坊第一期“酸奶碗DIY:治愈手作,甜暖心灵”活动在红色文献阅览室温馨开启。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海龙老师、团委书记郭忠義老师、党委组织员兼心理专干苗玉园老师与30位同学相聚于此,在主持人何雨轩的引导下,用创意与甜蜜编织了一段专属春日的温暖记忆。

破冰相遇:从陌生到默契的“水果之约”

活动伊始,何雨轩以随机抽取序号的方式开启自我介绍环节,轻松打破了初见的拘谨。随后,一场别出心裁的“水果版逛三园”“水果萝卜蹲”游戏点燃现场——“香蕉园里有什么?”“苹果蹲完草莓蹲!”同学们在笑声中快速记住彼此,果香与欢闹成为这场治愈之旅的动人前奏。“本来担心会尴尬,没想到主持人设计的游戏让大家一下子就熟络了!”一位同学笑着分享道。

心理学小课堂:舌尖上的情绪密码

在“饮食与情绪”科普环节,主讲人结合色彩心理学与营养学知识,揭秘酸奶中益生菌对情绪的调节作用,以及红色(热情)、绿色(平静)、黄色(活力)等食物色彩如何成为“心情调节器”。“原来选对食材颜色真的能治愈坏情绪!”同学们惊叹于食物与心灵的奇妙联结,也为后续的DIY创作埋下了灵感的种子。

创意工坊:当酸奶碗成为“情绪画布”

以安慕希酸奶为基底,搭配每日麦果麦片、新鲜莓果、饼干碎、巴西梅粉等配料,同学们化身“心灵甜点师”:有人用芒果片拼出笑脸,命名“元气重启”,寓意用甜食驱散学业压力;有人用蓝莓与抹茶粉勾勒出“星空下的教学楼”,寄托对校园生活的热爱;还有同学在酸奶碗上贴满彩色糖珠,写下“今天的我超甜”的情绪标签。每一份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内心独白,承载着对自我的温柔对话。

分享与共鸣:40秒的温暖共振

在作品展示环节,主持人为每位同学留出40秒分享时间:“我加了坚果碎,希望自己像它一样‘抗压力Max’!”“选黄色水果是因我觉得黄色像阳光一样充满力量!”从食材寓意到图案设计,真诚的分享引发阵阵共鸣。最终,“最治愈奖”“最具创意奖”在现场投票中诞生,获奖同学捧着作品笑言:“原来用心做的小事,真的能被看见、被喜欢。”

心情墙与总结:让温暖持续生长

活动尾声,同学们感慨道:“专注做酸奶碗时,烦恼好像都消失了!”“认识了新朋友,今天是被治愈的一天!”一句句真挚的分享张贴在“心情墙”上,成为彼此心灵共振的温暖见证。赵海龙老师表示:“学院会持续倾听同学们的心声,以大家的需求为导向,策划更多形式新颖、内容走心的心理工坊活动,让每位同学都能在轻松温暖的氛围中收获心灵成长。”最后,集体合影定格下这场甜蜜之旅,每个人手中的酸奶碗不再只是一份甜点,更是一次与自己对话的契机——通过专注创作,同学们学会了用温柔的方式对待自己,让“自我关怀”成为可触摸的成长印记。

未来,学院“小马心灵港”将继续以“立足经色圣土,守护精神家园”为宗旨,推出更多形式新颖的心理健康活动。期待下一次与你共赴心灵之约,用温暖治愈时光,用创意点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