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王梓繁 马京涛 肖柏杨 核稿:闫莉莉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卫生、科技、文化“三下乡”的号召,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闫莉莉老师的指导之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杨湘鄂的组织协调下,“晨露”三下乡第六支队在渭南市华州区东赵村开展预期15天的社会实践调研。
此次社会实践调研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的凝聚力,引导青年志愿者深入乡村,探究基层党组织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弘扬红色精神,以知识传递、乡野课堂、文化浸润等活动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支书访谈
东赵村村支书赵波同志接受三下乡实践队采访,赵波同志简要介绍了东赵村的基本情况:东赵村农业种植以猕猴桃、阳光玫瑰等经济作物为主;面对队员们最关心的乡村振兴问题,赵波同志表示:村“两委”实行精准扶贫,推行网格化管理,目前成效显著。最后,赵波同志表达了对大学生下乡实践活动的热切期望,叮嘱团队深入乡村,走进田野,把调研做扎实。并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东赵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一个丰富饱满的暑期。
团队通过此次访谈基本了解了村情村貌,为之后的调研确定了方向。


校长访谈
为了解现阶段乡村教育的发展情况,三下乡实践队对东赵小学校长吕红江老师进行了采访。校长为队员介绍了东赵小学的学生情况、教师情况、资金及招生情况、党支部发展情况等,并且为团队支教活动提供了方向,吕红江老师提出了注重课程设置、关心学生发展、关注重点学生等建议。
此次访谈不仅使队员对东赵村的教育现状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还为未来的支教生活指明了方向。


开班仪式
根据赵波同志和吕红江校长的建议,为促进东赵村乡村教育发展,实践团队开展暑期支教活动,团队举办了以“七彩暑期”为主题的开班仪式,包括安全教育、课程介绍、破冰行动三个主要内容。在两位班主任老师的安排下,学生按年级大小分为两个班,并有条不紊地开展课堂活动。
实践团队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敲定了具体教学内容,制定了班级管理条例,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班级氛围。


不啻微茫,造炬成阳。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投身实践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实践队员们以党建为根魂,把初心写在乡土大地上,在田间地头勾勒出“以身报国”的时代画卷。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激励队员们坚持党建引领,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华彩,也感召更多青年志愿者,听从党的号召,扎根基层,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基层治理、乡村发展、教育事业注入青春活力,让党的旗帜在乡土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