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天地

筑梦红都,启航新程——2025级硕博研究生入学教育之研究生培养方案解读

2025年09月06日 11:11

撰稿:陈思敏   核稿:张彬

2025年9月3日下午3点,我院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了主题为“研究生培养方案解读”的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刘建华副院长。会上,刘老师为同学们深入剖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思政)硕士生培养方案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生培养方案——夯实理论基础,培育学术人才

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塑造。在课程设置上,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帮助同学们筑牢理论根基,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像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能让同学们直接与经典对话,汲取原汁原味的理论养分。

培养过程中,对科研能力的要求贯穿始终。从文献综述的撰写,到学术论文的发表,都旨在锻炼同学们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等环节,更是层层把关,确保同学们的研究方向正确、研究进展顺利。刘老师特别强调,学术型硕士要致力于在学术领域深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学科教学(思政)硕士生培养方案——聚焦教育实践,打造思政教育骨干

学科思政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向聚焦于教育实践。培养方案围绕着提升同学们的教学实践能力,精心设置了教育见习、实习以及教学技能训练等丰富的实践课程。同学们不仅要学习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更要走进真实的教学课堂,积累教学经验。

在理论学习方面,紧密结合思政教育的实际需求,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思政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刘老师提到,这一专业的同学未来将成为思政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要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追求学术卓越,引领学科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在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引领上。培养方案对学术成果有着严格的要求,期望同学们能在核心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在学术领域取得具有创新性的成果。

课程学习注重深度和广度,开设的课程都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课题展开。博士研究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参与高端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刘老师鼓励博士同学们勇攀学术高峰,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添砖加瓦。

本次硕博培养方案解读讲座,让同学们对未来的学习研究之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相信在学院的精心培育下,25级硕博学生定能学有所成,在未来的学术和教育领域发光发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