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坛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思政教学技能实训活动”第十四期

2025年04月07日 20:14

撰稿:陈俊立 彭剑虹 侯砚亭   核稿:刘建华

2025年4月3日,学科思政24全体同学于马克思主义学院202智慧教室开展了教学技能实训的第十四期活动。本次实训活动讲课人为彭剑虹和侯砚亭两位同学。讲课的内容分别是高中必修四第七课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和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认识自己》。

DA79D

彭剑虹同学讲授的内容是高中必修四第七课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课程导入环节,她巧妙运用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引发学生兴趣。在课程新授环节,她借助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引出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起源与演进有了初步认知。随后,她重点讲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帮助学生构建起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认识。最后,她选取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作为材料,引导学生深入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彭剑虹同学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法传递知识、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思维、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让同学们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试讲结束后,高布权老师与魏志远老师分别提出了指导意见。高布权老师着重指出,在课程内容的展现过程中,精准把握思政课“借事说理,以理说事”这一要领至关重要。他进一步建议,引导学生广泛列举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生动事例,借此助力学生深度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同时,巧妙融合“两个结合”的内涵要点,充分发挥其价值导向功能,让思政教育更具深度与内涵。魏志远老师则从另一关键视角切入,着重强调了精细阐释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差异的必要性,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更能提升他们的文化甄别能力。魏老师还特别提醒,案例的选取务必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此外,合理规划板书布局同样不可忽视。

D82F0

侯砚亭同学讲课的内容为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认识自己》。课程伊始,她通过mbti简介的视频自然导入新课,成功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画自画像的小组活动,总结出认识自己的意义。之后,她又借助视频和学生实际生活例子,总结出正确认识自己的三个途径:一是对自我的全面分析;二是他人的评价;三是生活实践。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结尾侯砚亭同学精心挑选了两道中考模拟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试讲结束后,高布权老师和魏志远老师分别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高老师肯定了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态自然大方,板书整齐新颖。同时,也指出了最后的课堂小结一定要升华,落实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本质。魏志远老师则着重强调了例子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年龄和理解水平,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点一定要深化,不能省略。

144F5

实训结束后,高布权和魏志远两位老师在总结完两位同学的优缺点之后,也向同学们提出建议,一堂好课的呈现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最为重要的是挖掘教材内容和贴近学生生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生活实际去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生成和创新。同时也鼓励学生们积极克服备课讲课中的各种困难,不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