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读” 系列学术活动第六十七期

2025年09月15日 11:28

撰稿:吕娜 张艳萍 黄苗苗 李新菲 高彬   核稿:夏爽 

2025年9月9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读”系列学术活动迎来第六十七期,活动在我院一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读书会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围绕四篇经典文献展开深入研讨。活动中,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硕士研究生吕娜、张艳萍、黄苗苗、李新菲四位同学就各自研读经典文献的心得与见解作了详细报告分享。

第一位分享人吕娜分享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该讲话是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指导文艺建设的重要文献,其核心围绕五大要点:社会主义文艺本质是人民的文艺,需扎根人民与生活创作,如《乡村国是》《国家温度》的创作实践;要以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像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助力佳作产出;强调中国精神是文艺灵魂,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爱国主义;警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反对媚俗逐利,要求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指出创新是文艺生命,推动传统与新兴文艺体裁多元发展,全方位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时代精髓。

第二位分享人张艳萍对1939年5月4日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进行了阅读分享。首先,她阐述了文章的历史背景:一是抗战形势的变化;二是青年运动的发展及问题;三是革命理论发展的需要。其次,她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是明确了青年节意义和革命信心;二是解答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三是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四是强调青年运动的地位和作用;五是抗日战争和青年责任;六是青年运动的方向。再次,她对相关期刊论文做了分享:早期论文聚焦文献本身的解读,党领导人民运动的读后感、心得体会,青年运动与中国革命关系,而当前学界更注重研究当代价值与启示,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最后,她激励大家,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前进方向、勇于担当责任、加强团结协作。

第三位分享人黄苗苗对《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进行了阅读分享。首先,她阐述了文章的核心观点,包括:对时局的判断、对国民党的分析、我党的方针、斗争的形势与策略,以及自力更生与国际关系。其次,她阐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所体现的毛泽东思想的方法论,分别是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自力更生和宣传工作。最后,她将这篇文章的历史意义总结为四点:明确历史方向、确立斗争策略、揭露反动本质、奠定胜利基础。

第四位分享人李新菲分享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本文蕴含着辩证思维,它批判了教条主义,启示我们在实践启示中不仅要抓主要矛盾,还需兼顾次要矛盾。文中指出革命要依靠群众,建立根据地,反对单纯流动游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精髓。

学习经典,贵在领会其精神实质,重在掌握其立场方法。本次读书会,是一次思想的淬炼,也是一次信仰的加固。它提醒我们,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指引我们认识社会、投身实践、追求人类解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下期读书会,期待我们带着更深的思考与实践的体会,再聚首,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