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读”系列学术活动第七十六期

2025年11月06日 20:20

撰稿:陈思敏 王单单 裴雪   核稿:刘建华

2025年11月4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读”系列学术活动第七十六期在5202教室圆满落幕。本次活动聚焦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与李大钊著作《庶民的胜利》,开展深度研读与交流。

分享环节伊始,董孟宇博士通过梳理两本著作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地位,系统解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中心思想及《庶民的胜利》的现实意义,为在场同学搭建起理解经典的基础框架。

随后,四位硕士研究生依次汇报:陈思敏围绕“家庭的演进与本质”,呈现女性解放、家庭伦理等现有研究主题,梳理四种不同家庭的演进阶段,指出家庭形态进阶是自然选择与生产力、私有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强调其对打破传统家庭认知、推动家庭平等的现实价值。

裴雪聚焦“私有制的起源”,分析蒙昧、野蛮、文明时代的发展特征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影响,阐明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及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本质,指出私有制对氏族公有制的冲击催生阶级分化与国家萌芽。

王单单以“国家如何在氏族中产生”为核心,介绍氏族的血缘性、平等性等特征及易洛魁人、希腊人等氏族的衰亡共性,通过雅典、罗马、德意志国家的形成案例,揭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兼具理论与社会治理层面的指导意义。

李立玺则结合一战、俄国十月革命的时代背景,解读《庶民的胜利》中“劳工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本质,界定“庶民”的范畴与历史作用,强调该著作对五四运动、建党的思想奠基作用及对坚持人民主体、弘扬实干精神的启示。

最后,董孟宇博士进行针对性总结点评。他强调,《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与《庶民的胜利》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价值,呼吁在场同学强化问题意识、深化经典原著学习,通过扎实研读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真正将经典思想转化为认知与实践的力量。